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第2/4页)
负责人,为啥?因为手头没人啊。 他能够预知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方向,每个赚钱的行业都想参与。但很多行业不是光有钱就能进入的,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做基础。 清华和北大的人才太多了,而张晨目前主要的两个事业方向——投资和互联网,都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如果能够借助这个基金会,网罗大批量清华的优质人才,给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和人才储备,这才是未来二十年实现爆发增长的必要条件。 赵春君沉吟道:“你说的这个倒是可以运作一下,你准备每年资助多少人?” 张晨想了想:“慢慢来吧,按照初期每年一百万的投资,基金会的运营成本大概是70%,剩余三十万作为直接救助金额,大概能资助三十人左右。看运营情况吧,如果运营得好,以后在慢慢追加投资。” 赵春君现在很难把张晨当成普通学生看待,一听运营成本70%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嘿嘿笑道:“你这礼送的未免太大,就怕有些人的胃口喂不饱哦。这样吧,我回头找汪校长说一下,既然钱是你出的,虽然打着清华的名头,但资金支配上清华就不插手了,最多给你派个副理事长过去打理日常事务。这样也能把基金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不少,我的意见是,至少要保证50%的钱真正用在救助上,清华就这么大,运营成本说不定30%就够了,你这70%的口子开出去,就怕以后想收也收不归来了哦。” 张晨一听,连忙感谢。别看钱是张晨出的,但和清华合作搞助学基金,要没有上面的支持,主导权必然在清华手里,否则清华宁可不要这个钱。 张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