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第1/4页)
赵春君有些奇怪:“这种事情你自己干不就行了,我看你应该已经和那几个学生商量好了吧?和我有什么可商量的?” 张晨解释道:“一开始我是想私下和他们聊聊就算了,但刚刚听了杨总理的话,我有了点新想法,既然这件事情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我想通过设立一个助学基金来运作。” 赵春君皱了皱眉:“助学基金?什么性质的基金?准备怎么运作?” 张晨胸有成竹道:“这个基金短时间内不会吸纳任何外部捐款,资金全部由我提供,由学校和我的公司共同运营。初步预计我每年会投入一百万人民币,和咱们学院一起对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展开定向资助,也能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校外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当然,在短时期内,资助对象会以信息、经管、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主。” “咱们学校的毕业生,30%以上都会选择出国深造。在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社会实践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算是为他们增强国际竞争力吧。” 赵春君闭目思考了一下,和学校共同运营?有点意思。 其实张晨想要和学校一起运营一个助学基金,到不全是为了拉清华的关系。 清华作为国内的顶级学府,大量社会顶尖人士,包括政府高层都是清华出身,如果能和清华一起运作一个慈善基金,相当于镀了一层金。 但更重要的是,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张晨的事业版图,并不受制于资金,也不受制于行业,他真正的短板是人才! 所以就连赵立新这种中学老师,他都发展过来做IDG的合规部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