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2381章四句遗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1章四句遗言 (第7/10页)

为了吃饭,有时候低头也在所难免,但是总不能就这么一直低下去,然后最后不仅是自己习惯了,还以低头摇尾为荣!

    甚至还要逼着其他的人,也学着他们一样去低下头摇尾巴!

    传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并有十哲之名。好事者经常将他们分门别类。总的来说,孔子的学问,大体上可以算是围绕协助当权者治理家国准备的,所以用现在的话讲,其实孔子的儒学,就是参谋、顾问、智囊的学问。

    和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说儒家就高贵,其他的就下贱,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政治上层机构服务。

    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儒学的实际定义应该就是比较宽泛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时很多人争夺儒学正宗的称号。比如说荀子就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儒家,将包括孟子在内的『小儒』全都踩成了垃圾。

    有意思的是,荀子自己培养的又大多是法家骨干。荀子讲的是法家教的也是法家,同时又非说他自己就是儒家……

    这应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这个的概念还是比较宽泛的。

    但是到了汉代,『儒』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

    汉朝的儒,是结合了阴阳家的学说,以孔孟为正宗,以董仲舒为代表,形成了汉儒,

    这个相对范围较小的『儒』,则是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儒』。

    这就是,儒之『秘传』。

    墨家、杨朱之学、兵家、名家等等却是独立于所谓『儒』的学派。

    虽说墨子也讲政治治理,但是出发点并非是服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