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2666章生死考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6章生死考验 (第2/9页)

以如果一味的注重法律,那么不管是从抓捕,调查到审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如果可以用道德解决,不是更好?

    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自然不一样,也就有不同的论点。

    无论是儒家还是黄老,其实都清楚全天下的人,不管是君主还是百姓,都不可能是道德君子,只不过之前的儒家或是黄老,都不愿意承认而已。

    不管是君主还是百姓,其实就像是熊孩子一样,起初是不懂,后来是懂了装作不懂,再后来就是表面上懂实际上偷偷摸摸的做不懂。

    秦王朝之时,将律法发挥到了极致。秦王和他的官吏们,严厉到了极点,不孝顺父亲的要被杀,路上遇到盗贼不帮忙的也要被杀!诬告碰瓷的反坐!不揭发违法的同罪!跟兄弟打架的剃胡子!偷东西的去修长城!连走错路的都要鞭打,罚钱!

    秦国的百姓也不是一开始都遵守的,只不过是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断的灌输和扎实的执行,加上秦王和官吏的以身作则,才让这么刚硬的律法得以施行。

    而汉代则是道德教化做到了极致,鼓励百姓们孝顺,友善,谦让,皇帝以身作则,大臣们效仿,并且设立孝廉,来举荐这些有道德的人来学习,做官,改变了民间的观念,让百姓们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什么做法才值得尊敬。汉天子和他的官吏们对百姓说,人必须要孝顺,要有道德,你们看天子多孝顺啊,你看我们多谦让啊,所以啊,有道德的人才可以得到尊重,才可以当官,大家都要尊重有道德的人啊……

    这两种不同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有人会说是这个问题,有人会说是那个问题,但是实际上不管是推行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