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堪舆地师 (第4/5页)
支和天干的标记,但不是均分度数,而是将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层,所占度数不一致。 杨筠松将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 地盘二十四山的挨星盘,即七十二龙盘,是杨公晚年创制的。 地盘、天盘和七十二龙盘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称为“杨盘”。 赖布衣在杨筠松罗盘的基础上,创造了罗盘的中针,也就是人们说的人盘和赖盘。 杨公认为天地左右旋的相对运动,产生位移影响,所以用于纳水的天盘理应右移,故杨公将其在地盘的方位上向右旋转移位7.5度。 赖布衣引进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专用于消砂出煞。人盘的二十四山比地盘二十四山逆时针旋转了7.5度。 一席话,听得我们都不约而同张大了嘴。 “哇”!真是高人啊! 老道长说: 拿着罗盘,替人看风水,卜葬地,这类人在明代被称为“形家”、“葬士”、“地师”或“地理师”。而看风水之术,则称“堪舆术”,或称“地理术”。 凌轩问:道长,什么叫葬士? 老道长说: 专卜葬地的人,就叫葬士。 民间一般对“葬士”又称山人,主要是替人寻龙、佥xue。 寻龙,是寻找有生气的葬地,要将这股生气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能找得真龙;只有龙真,xue才真。 葬士所用之经称“龙经”,在明代较流行的是《水龙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