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遵义会议(四) (第2/13页)
群、犹国材、郭惠苍、刘思齐等黔军将领、民国要员的公馆杂处其间,还有洗马滩、马草街、轿子街等专门为达官贵人服务的行业聚集区。看的刘一民眼花缭乱,忍不住感叹这小小的黔北名城规模虽然不大,但确实是文化底蕴浓厚。 而湘江对岸的新城区则为商业区和工业区,商号、金号、银行、货栈、工厂作坊、集贸市场大多集中于此。由于丝织工业比较发达,加上桐梓系军阀把遵义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根据地,在这里大兴土木,因此,遵义的工人比较多。历史上红军占领遵义后,**、朱德都曾亲自向群众演讲,红军也组织了各行业工会,单是这些工会就组织工人为红军加工了10万斤大米、1万套军装,而且输送了5000名工人新兵,让红军实力有所恢复。现在红军占领遵义后比历史上的情况大有改变,参军的人应该更多才是。 看完了,天爷黑了,唐星樱也跟着走累了,刘一民三人就进了一家小吃店,想品尝一下遵义名吃。 老板是一个40来岁的汉子,一见是红军战士,就主动向刘一民推荐店里的民吃豆花面和羊rou粉。 刘一民问豆花面是怎么做的,老板就说:“这位红军长官,豆花就是水豆腐,是用前一次点豆腐的窖水存放几天后成为酸汤,用这种酸汤点的豆腐,没有石膏或卤水的苦涩味,比一般豆腐细嫩,比豆腐脑紧扎。面条捞上来后,上面放上豆花,让面条浸在豆浆中,再放上做好的rou梢子,那味道美极了!小店经营时间很长了,客人们都很喜欢。” 刘一民一听就觉得食欲大开,就说:“来三碗。” 老板说声好嘞,就去下面条去了。 时候不大,老板就端上了三碗面,又端上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