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四章 两份奏折 (第2/4页)
的便宜。 反正,这二十个字在孙宏德眼里,极为不靠谱。 别说都是捕风捉影不着边儿的破事儿,就算这二十个字都坐实了,做为圣后的亲信,最多也就是责罚两句,连实刑都不一定有。 可是,等王弘义一旦缓过劲儿来,那还有他们几个人的好果子吃? “九郎,莫要儿戏,这不行!” 可是,吴宁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自信,“大令尽管报上去便是,除非阎王放假,否则神仙都救不了他。” “啊?” 孙宏德有点虚,心说,小子,靠谱吗? “那本官就......报上去试试?” 他却不知道,王弘义比吴宁这个狠多了,连谋反的帽子都扣下来了。 而且,孙宏德还留了个心眼儿,他琢磨着,这个子虚乌有地弹劾状不一定行,怕直行上奏圣后会怪罪于他。 所以,这货都没直奏武则天,而是走正常程序,送到觐奏院,准备一级一级的往上报。 结果,这张弹劾状在路上走了十来天,武则天还没看着,就先攥在了最不该看的人手里。 按照大唐的政府流程,地方官员的奏折,要选送到觐奏院由文吏初步分拣,再按照所奏公务的大小,小事则按种类分捡六部直接处理,只有大事才会酌情上呈武则天圣裁。 这种不疼不痒的弹劾状,哪用得着武老太太亲自烦心? 文吏搭眼一瞅,就直接扔到了专管此项的监察院那一堆里。 可是,监察院谁是老大? 御史中丞来俊臣啊! ...... 此时,来俊臣手里有三张纸——两封公文奏报、一封私信。 公文都来自房州,一份是王弘义的。报房州大令孙宏德勾结山南道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