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生死一线 (第1/5页)
本钦差大员的出巡,道路、街面照例是要清道的,升了那些块“肃静”、“回避”的牌子,早已避得远远的,何敢有什么举动,是故放眼望去格外空旷。 但从维新元年以来,种种新作风已吹拂了原本死水一潭的官场,禁卫军代表团从欧洲考察回国没有摆出官架子而逃过一劫,在汪精卫等人被捕后,个中的内情早已为大员们所知悉,是故自那以后,大员们出巡就不刻意摆出架势和排场,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和自己的性命过不去。架子越大、排场越惊人,就愈发提醒革命党这个队伍中有要人,也就愈发刺激革命党的“铤而走险”。所以,排场大虽然威风,但与性命和安全相比,终究是后者来得要紧些,一定要做出选择的话,所有人肯定会选择后者。 而且在天津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里,帝国丧失了派驻军队的警卫权,朝廷要员所能仰仗的只是内政部所属的警察,但警察数量有限,护卫能力亦与禁卫军相去甚远——经过武昌举事的教训,重臣们已对禁卫军的能力深信不疑,对皇帝大力发展禁卫军的决策举双手赞同。 但载泽等人万万没有想到,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可以用于仿效的策略。虽然禁卫军代表团因为低调而免祸,但他所在的钦差队伍却因为低调而掩盖住了可能发生地危机苗头。 在盐商和张镇芳的银弹攻势下。革命党不但获得了行动所需的各种装备与物资,而且还提前得知了钦差队列的消息——这已经足够要命了。更要命的是,载泽等人在摆出亲民姿态而没有刻意清场后,革命党便找到了接近目标、混迹人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