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投资之王_第384章 提点(第二更,求推荐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提点(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2/4页)

显而易见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嫌麻烦。

    这就是所谓的大企业病和职业经理人制的弊端了。

    九十年代,正是职业经理人制被商界极度迷信的阶段,不只是华夏,美国也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郭士纳、乔治大卫,甚至包括华夏的张瑞米、刘传之,这写闪闪发光的名字都代表了职业经理人所能达到的极限。

    于是在整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职业经理人制几乎代表了绝对的政治正确。

    有很多专家都认为,这是最完美的管理制度,华夏的民营企业之所以做不过外企,就是因为难以实现从家族企业向职业经理人制的转换。

    但实际上,职业经理人制同样尤其弊端,甚至这种弊端会让一家公司慢性死亡。

    无论给一个职业经理人什么样的头衔,哪怕是CEO、总裁,也改变不了职业经理人注重眼前利益胜过长远利益、注重个人利益胜过企业利益、注重量化指标胜过战略布局的本质。

    有极少数能够做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平衡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就是上面提过的那些名字。

    而更多的,则是唐军,是陈潇,是平井一夫,是埃洛普。

    霍华德不愿推迟亚马逊的IPO时间,是因为这对他的KPI有影响,影响到他在摩根史丹利的业绩。

    而不愿提前,也只是因为嫌麻烦,提前了,对他的KPI没有促进作用,干嘛要自找麻烦?提前两个月,你知道我们要多做多少事吗?

    这就是霍华德的真实想法。

    约翰杜尔作为KPCB的合伙人,一眼就看穿了霍华德的小心思。

    霍华德略有不甘,“好吧,我们只是提出我们的建议,但在这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