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1/6页)
所有那些名号都是容寅一个人的。 他年轻的时候用烟霞阁阁主和游心斋主人的名字,后来又称他自己是沥心斋集虚堂,现今用的是半枕堂。 容寅的游记杂记颇有声名,年轻时写得极多,这些旧书有一半是他自己择定了刊印出来,也有一半是友人记录,后作增补的。 容寅一生中曾离开余杭游学三次。 一次是他科举之前,世家子弟结伴外出,只在余杭周边江南地方游山玩水。 第二次是他上京赶考,一半是考试一半是游玩。 第三次他北上去看了塞外风光。 沈聿要查的是第三次。 他先将容寅每次游学的年份排列,又将诗作游记中几个频繁被提到的姓名记下来,等明日让芦菔去旧书摊上找找有没有这些人的诗或游记。 一一对比,才能佐证容寅当年诗作的时间真实性。 沈聿自书箱中翻出一张粗略的大业地域图,用钉子钉在禅房的黄墙上,这张地域图上写满了蝇头小字。 先日期后地点,花了这些年的功夫,沈聿终于把游记上的每一个日期和地点都排了出来。每个红点细连成一条线,直往榆林。 但在接近榆林时,这条线断了。 不论怎么找,都找不到容寅庆元十八年到庆元十九年间的手札游记,只是零星诗作,都是他在沥心痛悔。 沈聿举着灯烛,目光顺着那条线,钉在代表榆林的那个红点上。 禅房木窗倏地大开,灯烛被急风吹灭,满墙字纸簇簇振响,桌上的无字牌位应声倒扣。 沈聿双手将牌位立起,月光照映在域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