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7 (第2/4页)
空间和自己在喜欢着同一部电影、同一个导演、同一个行业,有人讨论好莱坞片和香港片,也有人讨论特吕弗与戈达尔等。人们认真而且严肃,观看大师、研究大师,谢兰生也非常高兴地在论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爱好者刚开始看美国、香港,现在却也看文艺片了。 谢兰生又再次发现,小版主们非常负责,昨晚上的几篇长文都已经被加了精华。现在,他最爱的两个版主是北电的青年教师,分别管理两个板块,他自己还挺清闲的,只在每周写上两篇文艺片的推荐文章。 看完论坛,谢兰生把新的一期“导演聚会”准备了下。他请来的选片人员已确定了下期片单,谢兰生让小红小绿通知导演们时间、地点。这个活动每月一次,目的就是帮助年轻的“DV一代”进步、提高,变得更专业。 中午,谢兰生给自己热了昨天莘野做的排骨,吃好饭,洗好碗,在电脑前写新故事。 电影剧本字数不多,大约只有两到三万,但它需要细细打磨,要反复想和反复改。 大概写了两个小时,谢兰生的大脑发晕,关了电脑,披上大衣,到图书城去逛了逛。 他去的是10月开业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因为开业不足一月,图书大厦疯狂促销,一到四层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来买书的。不少人在站着看书,还有人竟坐地上了。 有点乱…… 谢兰生到“文艺理论”的书架前逛了逛。而后,溜达着溜达着,他就发现旁边那人的侧脸儿有些眼熟,他又仔细盯了会儿,终于把人认出来了:“嘿……!” 对方是杂志的总编辑张学文。1999年前,在还叫作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