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 (第1/4页)
了堵住悠悠众口禁他还是禁到底了。 不过,对副局长刚才的话谢兰生是不赞同的。 他认为在等待当中他会荒废他的专业,他学到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电影摄制需要练习,就和学画画学写作这些一样,只看不练是必定会不断退步的,学足球学篮球也是,况且,他常常感到时间紧迫,人的一生就几十年,他需要总结、需要进步,没有办法苦苦等待。同时,谢兰生也认为,在漫长的蹉跎当中,他的冲动、他的激情、他的创造、他的灵性,一切都会被消磨掉。他想拍的是“年轻人”对中国的一些思考,希望呈现90年代初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这是他在某个特定人生阶段才有可能拍出来的片子,再过几年,一切变了——自己变了,中国也变了,他就无法做出来了。 他等不了。他还会拍。他想记录他自己,也想记录当下。 当时,对方方副局长,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是不会说出口的。 两个人又聊了会儿,谢兰生的态度良好,终于,到了要告辞的时间。 方副局长其实看出谢兰生是委屈的,并没有因电影局的“和颜悦色”而好过些,他张张口,欲言又止,几经犹豫几次反复,最后终于长长叹气,对着委屈的年轻人说了一些心里的话:“兰生啊,其实,电影局也想给你们年轻导演一些路走。” “……嗯?”感觉到了气氛不同,谢兰生又重新抬头。 方副局长说:“我们其实也知道,你们这些做导演的个个都有创作冲动,想搞创作,想拍电影,甚至一定要做一定要拍,现在这个厂标制度是有一些为难你们。” 谢兰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