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4章私货的碰撞 (第3/9页)
来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实应该分为两句话,逗号应改成句号。这是两句话,不是用来并列在一起作为对照的,也就是说『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这是连贯在一起的,讲的是一般的乘车礼仪。 在周朝的时候,乘车的都是『士』以上级别的,所以两车相遇的时候,要相互表示敬意。 也就是『礼』。 上级遇到下级,不用下车,但要扶着车前横木,点头行礼;下级遇到上级,就要下车行礼。这就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 对不对? 这才是原本的意思。 很周朝的意思。 至于庶人么,呵呵,庶人有毛车啊,庶人就是泥腿子,自然也没有这套行头,所以就不必遵守这一套礼仪模式,故称之为『礼不下庶人』。就像是某些公司内部规定,下级见到上级要靠边停下行礼,上司点头直接走过,但是公司内部的礼仪能拿到公司外面去用,让公司外的人也跟着做么?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则是完整的一句话。依旧是在讲行车礼仪,表示对于违反乘车礼仪的处罚。如果级别是比较高的大夫,国君就不能简单的用刑罚进行羞辱,同时国君也不能带着行刑者在身边,以此来恐吓下级要行礼。 因为上古周朝,春秋之初的时候,『君』的权柄并不是很大,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士大夫』,特别是新君…… 就像是公司里面的新经理也不能将HR挂在裤腰带上,逼迫老员工见面就要恭敬行礼,否则就闹着要将老员工开除,要责罚罢? 至于后面的『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也依旧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