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 (第7/9页)
对于秦国的痛恨,也会夹带在了各家的文学当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收缴各国各家的书籍,成为了一种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秦始皇这么干过,汉代也干过,唐宋明清统统都做过,唯一的区别就是秦二世太那个啥了,没有等到类似于『四库全书』的书卷出世。 就连斐潜现在也在偷偷摸摸的开始做这个事情…… 为什么偷偷摸摸,因为一旦大张旗鼓,就会给下面的蠹虫带来更多的鸡毛令箭,而这些鸡毛令箭有时候不仅不能促进某些方向上的进步,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反效果。 秦始皇的收缴也好,焚书也罢,是为了政治上的需求,所以在这一点上也不能说是冤枉了老嬴头。 『授臣诗经者,乃南阳郡中夫子,号醇翁,亦言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刘廙低声说道,『故臣以为,焚书当有之,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故贾公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然坑儒……则或伪之,若有,为何贾公未有一眼,太史之中亦不见记载?』刘廙继续说道,『所言传坑儒之事,或详之,或略之,然未见于汉初之文是也……』 接下来,刘廙开始引经据典,表示秦始皇坑杀的那些人,是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最终导致坑杀方术士数百人。 斐潜微微侧头,看了看刘廙。 斐潜原本以为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