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7章砸锅,修补大法 (第4/9页)
风险有两处。 第一,被牵连。 自从崔钧知晓了有走私迹象之后,他就开始调查了,并且将主要的怀疑对象放在了王氏和温氏身上,同时他严加控制了在晋阳周边的那些走私物品的管制,迫使得这些走私贩子不得不在晋阳之外采购。 走私的相关器物,没有出自于晋阳周边,再加上崔钧和王氏温氏并没有什么私底下的往来,即便是将来走私之事出了问题,崔钧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责任。就像是后世某个地方出现了走私贩子,总不能将当地长官直接枪毙一样,除非是证明这些走私贩子和崔钧有什么交易往来。而这一点,崔钧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危险排除了。 至于为什么崔钧不上报具体问题,那是因为谁都不喜欢身边的同事是一个打小报告的对不对?崔钧知晓这些家伙大多数的器物都是在西河和上党收集而来的,但是让崔钧上报说西河上党出问题,那么西河的杜远和上党的贾衢会觉得崔钧是个大好人,会表示崔钧上报的行为是对的,是值得称赞,然后跟崔钧的感情越发的深厚么? 或许会,但是大概率是不会的。 崔钧觉得没有必要去做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回报,又有得罪同僚的风险的事。 其二,渎职的风险。 这个风险,确实有一点。 崔钧并不否认,但是他觉得,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原因很简单,崔钧要一个舞台。他想要更大的,更好的舞台,而想要上这个舞台,是不是要展现出一些能力来?而寻常的这些事情,比如农桑,比如水利,那个郡县不是如此,又怎么能和其他的郡县太守拉大差距,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呢? 就像是补锅匠。 锅漏了,后世人一般都将锅直接丢了,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