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1章唱什么才是什么 (第6/9页)
虽然说郑玄之前的说辞也可以用来解释『五帝、五人帝和五官神』,但是斐潜却明确的表示了不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斐潜当时这么对郑玄说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周之五方,未必汉之五帝,不必强加附会。』 郑玄精心准备的『五方五帝注解』,竟然被斐潜说是『牵强附会』,这就有些让郑玄难堪了,但是没办法啊,毕竟斐潜地盘上斐潜说了算,再加上第一届的青龙寺大论也正式确定了谶纬是谶纬,经文是经文,必须『求真求正』,所以当下郑玄便是不得不将原本的『天地以定说』,改成了『远域未知说』…… 华夏自然是中帝,然则其余四方也有四帝,居极遥远的未知之地,四方帝是当年炎黄打跑了的,那么自然也就有和炎黄一样的官职体系,构建出一个庞大的世界…… 所以四方之人,亦敌亦友。中弱四方强,则四方主之,若是中强而四方弱,则中治之,云云。 这样的说辞,便是脱离了原本的谶纬,虽然说也避免不了携带了一些神秘的味道,但是至少其中核心变化了,由原本的确定的,不可变更的变成了未知的,可能会产生变化的东西。 这才是真正的『周礼』。 就算是周礼是周老夫子在家里憋了三年又三年,最终亲自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刻刀划拉出来的,但是周老夫子一开始做周礼的目的是什么? 写着好玩的? 不是,是制定规矩,定下标准啊! 所以在千年之前,周老夫子就已经懂得标准的重要性,并且还加以实践了,结果到了后世反倒是被东洋西洋的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