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2399章以衡取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9章以衡取衡 (第8/9页)

后报备给朝廷三公府即可。

    这种监军制度,看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基本上等于零。

    因此才会有十八诸侯对抗董卓……

    地方权柄太大,说反就反了。

    当然,这亦是因为四百年大汉之前,华夏的周代是类似于天子之位虚高而无实权,诸侯各治一方的制度。所以即便是到了大汉,虽然舍弃天子封建诸侯制度,采用了郡县制度,但是限制于历史眼界,其改革之路并不能走的太远。

    因此军权问题,想要控制整个的军队,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或是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不管是监军制度,或是政委制度,在冷兵器和通讯不方便的年代,都直接指向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军队的战场指挥权。

    监军或是政委制度,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管控军队,但是这样的制度,到了后期往往会形成反效果。后世印象里面,那些阴阳怪气的太监监军就不提了,单说像是乌拉一声之中的政委,也往往不是什么好形象。

    在历史当中,监军上起于夏商周,然后绵延到了后世,从未断绝,也一直都是在传承和变革。太监监军明显是名声最臭的了,但是其余两种监军的模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监军,并不是人们广泛以为的『监视军队、军将』。监视军队、军将,属于监军权职之一,可监军权职绝不仅仅只有监视军队。

    监军,更重要的是监督、巡查、掌控等等,至于单独监视一项,则多是天下乱动时,才显得无比重要。

    那么斐潜现在是没有监军体系么?也有的,而且是属于文官监军。

    武官监军不可取,这是在前秦就被证明了的事情。

    故而现在大部分都是文官监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