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7章一欲窥破万物情 (第4/9页)
即便是偶尔一些能听懂的,让他们说,他们也无法组织起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自从长安三辅开始流行说书之后,在青龙寺这里,自然也有了一块专门留给说书人的舞台,或者说,戏台。 华夏的戏曲,其实从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 当然戏曲比较成熟和发展的时期,是在元代。 其实对于这个戏曲来说,相比较当时的汉人官吏而言,没有什么『文化』的元代蒙古人,对于戏曲文化的推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朝之前是什么?汉赋,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唐诗,那是顶尖文人的装『哔』利器,为了推敲一字累吐血的都有。宋词,换成后世的话来说,那是小资,那是文艺,那是文人之间的小情趣。 而以上这些项目,都和普通百姓距离很远。 比如,班固抑扬顿挫的诵读着,『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 然后百姓瞪圆了眼,『这瓜皮在说个啥?!』 『哦,他在说个房子。』有人解释。 『啥房子?额听着怎么像是在说个锤子?』 唐诗和宋词也差不多如此。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乖乖隆地洞,这韶得不得了,一句没听懂。』南宋百姓瞪眼。 『哦,就是在说有女子怀春。』 『嗨!那就直说发sao不得了?』 大抵如是。 直至元曲大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