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2457章惯性的演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7章惯性的演化 (第6/9页)

到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唐代,可谓唐代以及唐代之前之前的历史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东汉取代西汉,正是关东势力的崛起,南阳豪族支持刘秀,然后刘秀就把国都建在雒阳,便是代表了关东力量兴盛,随着汉灵帝末年,宦官乱政,秩序失衡,山西力量便又开始介入,以西凉董卓为代表的关陇势力入主中原,一时间权倾朝野。

    如今斐潜立于关中三辅,和位于许都的曹cao,其实也正是这种关系的代表。

    其实有时候斐潜会在想,若是华夏人能够早早的统一,尤其是内部的统一,不内斗,恐怕就没老麦什么事情了罢?

    而华夏统一的条件,纵观历史之中就会发现,大多数是关中强大,制得住关东,进而压迫江南,那么国家就一统了。嗯,其实也未必是关中强大,而是只要武力上能镇得住山东那群哔哔,江南的混子就不闹腾。

    由于关中地区,或是边疆区域民风彪悍,是农耕与游牧接壤之地,又产马匹,所以历代的军事集团都兴于此,以『武力彪悍』出名;而关东地区自春秋战国时就是中原腹地,土壤肥沃,是纯粹的农耕文明,文化之风昌盛,以『文化传承』出名。

    关中势力常常靠武力征服关东,建立强权政治,试图用关东的物产和文化来服务自身,弥补『软实力』上的不足;而关东势力则瞧不起关中的野蛮武夫,自诩是中原华夏正统,却在『硬实力』上常常打不过对方,只能臣服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南蛮子』也时常提着一根搅屎棍,这个『第三者』在前两者难分胜负时横插一棍子,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三块地盘的各自长处和负责项目都可以确定了,关中山西陇右一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