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2518章选择什么就会带来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8章选择什么就会带来什么 (第2/9页)

  后世之中也有很多人想要效仿。

    就像是当下的青龙寺。

    谁不会想要一呼百应,振臂一呼便是万人景从?

    可是这些人并不是完全清楚,其实孔子和墨子,两种思维的运作方式,是截然不同。

    虽然,孔子与墨子的思想主张都是在周之史官的基础上而衍生的,但是其理论的根基,所涉及的是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种族价值判断的预期,然后产生出了分歧。

    其实无论儒墨,都是可以治理一国的。

    但是方向上,却有不同。

    选择什么,便是会带来什么。

    孔子亲亲,墨子尚贤。

    孔子差等,墨子兼爱。

    孔子繁礼,墨子节用。

    孔子生于春秋初期,贵族出身。时诸侯割据,礼乐崩坏,孔子有感于此,故倡导礼乐,游诸国,诉仁政。希望回到周时礼乐昌盛之时,所以孔子的很多思想重礼乐。而墨子不同,墨子祖先为贵族,但到墨子时,已经是平民。墨子当过农民,做过木工,因此,他的思想多以为平民谋取好处,从平民的利益出发。

    因此实际上,孔子推崇他的那一套没有问题,而墨子推行墨家主义也同样没有问题,都是在某个阶段之下的产物,是顺应着其个人成长和生存环境而产生出来的不同理论。就像是石匠出身的,关心磨盘石槽;木匠出身的,关心耧车房梁;冶炼出身的,关心铸铁高炉;农人出身的,关心庄禾沤肥;商人出身的,关心盈利锱铢……

    没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就会出问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关注点,都有不同的三观,平日里面各自忙碌,没有多少交集当然相安无事,可是当某些事情,不得不要开始相互折叠在一起,各个利益的矛盾点并不能完全相容的时候,就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