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5章大汉风 (第5/9页)
不上利用律法来有效的解决纠纷,调理社会冲突了。 以至变成了,『人轻犯法,吏易杀人』! 动不动就出台一个什么新法规,根本不讲究什么相互关联,也不管什么后续影响,顾头不顾腚的法律法规,使得在汉武帝之时酷吏横行。这些酷吏或许有个别人是忠心为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借着鸡毛当令箭,以各种拗口混乱的法律法规谋取个人私欲,『刚暴强人』,害人不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吃过了苦头的大汉上层建筑开始转变了风向,开始求谨求厚。 东汉光武帝中兴之时,光武帝自己就非常严谨,持重避轻,不浮夸不奢靡,『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有这样一个皇帝在前,大臣们自然也必须保持一致。 嗯,至少在开会的时候保持一致。 另外一个方面,因为刘秀约束自己,所以他也对大臣,尤其是功臣较为宽厚。他常告诫功臣『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 这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在光武帝时期的功臣,多数能够善终。不像西汉开国将帅彼此间常常怒目相向,甚至刀兵相见,争功争赏,人脑子打出狗脑花出来…… 而当下斐潜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就很自然的被众人认为是类似于光武帝这样的举措,是为了提前安排和告诫群臣,要约束自身,要兢兢业业。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 一方面说明了斐潜并非想要完全摒弃经文,驱逐儒家,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斐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领导者,能够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领导者是亡羊还不补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