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6章人设,简单粗暴 (第6/9页)
过是牛羊尔。 对待牛羊,又有谁会那啥…… 孔融对于百姓民众,其实也是如此。 孔融不在乎民众怎么样,因为那些民众既不能懂得他的理论,也不能称赞他的文章,所以那些宛如牛羊一般的愚钝的百姓民众,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上层人么,看谁不是底层? 后世之中,孔融被记住的,恐怕就是那个梨,但是又有谁知道,让出的这个『梨』最终是得了一条命? 孔融十六岁的时候,官府要抓一个名士张俭,张俭正好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情急之下张俭逃到了孔融家,想得到孔褒的帮助,孔褒却正好不在,孔融便自作主张把张俭藏在家中,后来这事还是被官府查出,三则一齐被逮捕入狱。 私自藏弊官府抓捕之犯,这事必须有人承担责任,孔融和孔褒以及孔融的母亲都争相为此担责,请求处死自己。但是百因必有果,小时候孔融给孔褒让了梨,这次就该孔褒了,所以最后官员判处孔褒处死。孔褒无辜的死了,后人基本没有记住他,但是活着的孔融因为这件事,孔融再一次名声大噪。 从此,孔融就在名声名望这一条道路上,狂奔而去。 或者说,名声名望,成为了孔融的执念。 《后汉书》说孔融并非是没有大志的,他也有志向,表示其『志在靖难』,但孔融的一生之中,虽然有很多次战斗,但是其实没有取得一次战场上的完全胜利。 孔融不懂得军事,在大战来临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当血rou横飞的时候,他也泰然自若。孔融的这种镇定,并非是那种胸有成竹的镇定,而是一种纯粹的侥幸心理,他希望在群敌环绕的情况下,依旧是一副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