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3章仓廪的备货 (第4/9页)
,还在这样的将领之上,他知道一些未来的趋势。而这个未来的趋势,就足够斐潜一点点积累起庞大的优势,最后不战而屈人之兵。 嗯,或许也会有一战的,但是肯定就是最后一战了…… 很简单,人越多,确实有利于生产和发展,但是同样的,越多人,吃的就越多,需要的粮食也就越多,带给农业上的压力也就越大。 斐潜忽然想起,其实有些像是后世在自然灾害后提出要控制人口,这个政策显然在当时是正确的,因为不控制就意味着要保持大量的农业产粮,甚至还要增加农业的投入,那么又谈何发展工业?毕竟那个时候一抬头,发现自己和世界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百姓显然不能理解,至少在当时不能理解,而且解释了也没有用,毕竟百姓只管家门口,远处的不会去想也不会去管,亦或是多我一个又不会怎样……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制定的人口政策是有利于国家的,可政策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永恒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真等麻烦来了才手忙脚乱的应对,那就又和政策之初是一个德行,掉进了同一个坑里,吭哧吭哧再爬一遍。 就像是大汉已经温暖了三四百年,又有谁会认为毁灭华夏整个庄禾主产地的小冰河时期会真的到来?不仅是连续三年,是连续十几年的庄禾减产,甚至绝产!这种惨痛甚至没能记载下来,然后宋代来一次,明代再来一次,吭哧吭哧变个姿势再来一次。 每一次气候的剧烈变化,对于所有农耕社会都是一个及其沉重打击。 痛,则思变。 不痛的时候,多数都是躺平的。 关键是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斐潜知道,汉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