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7章 修真者与修仙者 (第1/4页)
武道之修炼,一共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大阶段,而《易筋经》与《洗髓经》所阐述的只有炼精化气的相关内容,至于后面的三个阶段,并未有所提及。 所谓的炼精化气,其实就是易筋锻骨和洗髓换血,目的是为了强健体魄,使身体素质达到巅峰极限。 不过,这仅仅只是表象,人体还有更深层次的潜能留待发掘。 所以,在易筋锻骨和洗髓换血之后,又有强脉通窍,以及气行全身。 这一过程就是炼气化神,为修炼武道的第二阶段。 而达摩只写了《易筋经》和《洗髓经》,对于之后的修炼内容,仅仅在口头上有过一些只言片语,但很少有人能够领悟。 直到元朝时期,另一位武学大宗师横空出世,他就是武当山的创始人张三丰。 都知道张三丰创出了太极拳,但他的武道拳术就跟当世主流的少林功法不太一样,提倡练气不练力,重意不重形,并讲求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从此,武林就有了两大泰山北斗,开启了双雄并立时代,也渐渐有了内家和外家的说法。 首先,是用来区分佛与道,将少林拳视为外家,把武当拳视为内家。 这是因为,达摩祖师是印度人,佛教同样源于印度,是从国外传来的东西,故称“外”;而三丰老祖是本国人,道教是本国的国教,土生土长,故为“内”。 其次,是用来区分刚与柔。少林武功刚猛无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