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95节 (第6/6页)
大门方向,“不送。” 徐於菟:…… 不过他也没有和褚青霞纠缠的想法,向褚青霞拱手致歉,然后就离开了。 …… 在徐於菟回来两日后,霍瑾瑜受到一个秘密的举报信,是从广州地方传过来的,说是徐於菟在广州作威作福,压迫地方官员,收受贿银五十两,简直罪恶滔天。 霍瑾瑜挠了挠头,不得不说这份举报信算是将她的兴趣吊了起来。 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贿银数目,简直有些割裂。 倒不是说银子不多,对于一般老百姓,五十两银子确实不少,一般来说,一个体力劳动者一年不吃不喝,最多能存下五两银子,私塾坐馆先生一年在十二两左右,徐於菟现在是七品翰林编修加上在顾问处工作,每月月俸是米十石,银十两,一年一百多两银子。 若是按照现代的标准,换算成购买力,这个时代的官吏妥妥的高薪阶层。 即使在霍瑾瑜没有给官员涨薪之前,一名九品官吏的月俸在五六石左右,一名老百姓一年一亩地的最高收成也就这个数字,九品官吏一月就抵得上老百姓一年的。 如果老百姓能有这么多俸禄,估计做梦都要笑死。 其中缘由,还是因为情况不同。 之前给官员发放俸禄时比较弹性,米、银子、布等东西,这些东西会随市场价而调解,但是在户部那里是定价的,比如两石米等价一两银子,怎么最实惠,怎么给官员发俸禄,有时候官员米、银子都拿不到,只能拿到几匹白布。 然后大多有品级的官员,即使九品芝麻官也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些俸禄不仅要养活一家人,府衙豢养的师爷、府吏等支出,都是出自衙门主官的俸禄,毕竟总不能让主官一人将府衙所有活都包揽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