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章 再见安平侯 (第1/5页)
短短两三代人,同样一个家族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的态度,已经天差地别。 这位定国公的事迹,沉毅在甘泉书院读书的时候,就看过不少,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定国公的书籍话本流传,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戏曲,在演绎着这位定国公的故事。 传闻当年世宗皇帝在建康站稳脚跟之后,这位赵大将军便屡次上书,向世宗皇帝建议整兵备战,想要收回失地。 但是很可惜的是,世宗皇帝当时被齐人吓破了胆子,终其一生都没有提过北伐这两个字。 更让人惋惜的是,定国公先世宗皇帝而死,没有能见到南陈朝廷的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南陈的半个中兴之主宪宗皇帝。 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数次击败齐人,并且终其一生都在想着挥师北上讨贼,只可惜天不假年,宪宗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北伐,便在壮年暴毙而亡,驾崩的时候,只有四十岁出头。 于是乎皇位传到了先帝手里,先帝继承宪宗皇帝遗志,也准备兴兵北伐,但是在两淮被北齐大将周晋安击败,一战折损了十数万将士,几乎把宪宗朝积攒的家底,败了个一干二净。 当时先帝因为这件事,雷霆震怒,把陈国的征北大将军夷了三族。 也正是在这件事情之后,朝堂上北伐的声音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而能够固守淮河的淮河水师赵家,地位的随之暴涨,抬升到了将门根本不可能到达的高度。 与此同时,朝堂上以杨敬宗为首的一群“主和派”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渐渐被先帝重用。 先帝暴崩之后,杨敬宗更是一跃成为了中书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