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2/4页)
样,皇帝就可以随时把他们调来调去,随时补空缺,不用走程序,还美其名曰,是找寻最适合他们的工作。 这还是阁老们提议的,特别是那个蔫坏蔫坏的最年轻的东方逸出的主意。 他们决定,以后要集体和东方逸过不去。 作为皇帝幕僚,专出损主意的汪晏:其实这是我出的主意。 汪晏:深藏功与名。 背黑锅的东方逸:阿嚏! 在这种全员期盼新同(苦)事(力)的气氛中,春试终于开始了。 今年春试,出现了好几个后世被称作传奇的人物,竞争也十分激烈。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于云瑞。 今年武科正在改革,许多学子还在观望,进入国武监的多是武官和将领,现在武科改革,多在对官员和将领培训上下的功夫。 卿昱和朝臣商议,希望在已有的军队中发掘人才。低层的军官,是他们重点培养对象,最后考科举的,应该也是这批人。 这个路线当然是正确的,后世评价对其也相当高,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务实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在武科第一次改革后的会试上,夺得第一的却并非军队中人,而是一白面书生。 此人便是于云瑞。 当时于云瑞考试的时候,别人觉得这书生是自不量力。 文试也就罢了,可武试,就这小身板,他能舞得动武器吗? 当然,于云瑞顺利打脸众人,告诉众人,他不仅文试出类拔萃,武试也能拔得头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