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兵源 (第1/5页)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普天乐·秋怀》张可久〔元代〕 …… 在川帮弟子和安西北庭行营各级将领混编前,川帮精锐自视甚高。 通常情况下,要论单打独斗,唐军中的老兵根本不是江湖门派的对手。 归根到底,是兵源的问题。 始于西魏北周,鼎盛于隋唐的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武器和马匹自备。 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折冲府,负责府兵选拔和训练。 这些农民被选入折冲府训练时,已经是青壮年。 除非是家传武学,亦或者天赋异禀者,绝大多数士兵终其一生,也很难练成上乘武学。 在川帮弟子眼中,唐军中的大部分士兵练习的都是外家功夫。 仅以力量来源来说,外家功夫以肌rou震颤发力为主,而玄门内功以气脉筋膜鼓荡发力为主。 这些区别,在习武之初,差别不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初学时,外家功夫具有明显的优势。 初入门时,两门弟子打斗搏击,主要是拆解招式,力量对抗。 外家功夫易学易练,刚勇威猛,主於搏人。一旦交手,身材弱小的玄门弟子往往不是外家弟子的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