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4 (第2/4页)
他们转而四目相对,心中皆浮上一丝酸楚,唯有彼此懂得。 眼前的安宁热闹,像极了从前的汴京。二人漂泊至此,见人群往来、货郎叫卖,直把他乡做故乡,自得一番凄楚。 ☆、第四十三章 孤馆深沉2 七娘与陈酿一路行来,不论镇子或是村庄,所见皆是破败景象,所感无非凄苦人情。 二人在渡船上待了近一月的光景,似与世隔绝,不闻世事。眼下骤然见着应天府的热闹,直有些应对不及。 应天府的一切,像极了从前的汴京。 二人并身而行,脚下是交错纵横的街道小巷,四周是纷繁林立的商铺酒肆。 再穿过一条不深不浅的巷子,便是勾栏瓦舍的所在。 只见飞檐画栋,自有别样姿态;梁间雕花精致,莫不丝丝入扣。轩窗半启,又闻得竹笛横吹,悠扬婉转,自窗间缓缓而来。 所谓江南丝竹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未及半刻,窗间又传来女子咿呀之声。夜市还未起,原是伶儿在练声吟哦。隐约听来,正是那出耳熟能详的南戏。 闻得那般声腔,七娘与陈酿皆愣了愣。二人相视一眼,却并未有甚言语。 想那夜,在郓王府的莲花池,他们与郓王夫妇泛舟对饮,唱的亦是这出。 那时朱凤英初初学得唱念,郓王一管清箫相和,陈酿带着七娘用竹筷敲着酒盏,聊作鼓板。 虽说闲暇习得,腔不成腔,调不成调。好在水面清圆,咿咿呀呀之声随水而传,倒也清雅风流。 那一晚,四人心中唯有音律与美酒,自无纷扰世事,再没比那更好的人间时节了。 眼下这等漂泊之态,蓦地闻着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