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1 (第2/4页)
之上正是针尖麦芒的二人。 故而,给五郎议婚时,谢诜是极力反对与蔡家结亲的。 这些恩怨,也不是什么秘闻。七娘明白,蔡三娘子未必不明白,怎还是下了帖子呢? 她思索不及,不知挨了多久,连阿珠也自王府回来了。 见她一脸喜色,便知王環已然应了。 本来,王環近日多往雅集去,又闻听此番是七娘相约,自当欣然应下。 七娘叹了口气: “看来,真是天意了!”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去就是了。吃一堑,长一智,郑明珍那样的亏,吃一回也就够了。 想来,七娘此番本有所戒备,再小心谨慎些,便无不妥了。 从前酿哥哥在时,她只倚仗着他那句“无妨”,无拘无束,为所欲为。 那时,是什么也不必多想,什么也不必多上心的。若真捅了篓子,他不过教训几句,总还是能替她收拾开脱。 可眼下,他身在遥遥太学,鞭长莫及。便是他在,自己又以什么身份,去要那句“无妨”呢? 到底,有的事,只能倚仗自己。有的利害,也只能自己去考虑。 七娘又叹一口气。秋风萧瑟,虽闭了窗,望着窗上窸窣晃动的叶影,亦觉出些寒意来。 深秋,原是如此猝不及防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宜娇1 蔡三娘子的雅集,说是遍邀汴京才女,实则统共十人不到。这样的雅集,也并非谁想来,便能来的。 除去七娘与王環,别的倒也是寻常相熟之人。蔡太师如今权倾朝野,想来,蔡三娘子的邀约,确是无人敢推辞。 七娘立在门边,却不慌着进去,只扫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