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1 (第3/4页)
“我们本非诗书之家,哪有那些讲究?王小郎君有学问,他有幸捡个名,已是天大的福气了!” 绍玉见他们质朴,遂也不再推辞,只向杨四儿道: “见你胸怀热血,虽是少年行径,于国破之际,却也难得。便取‘再兴’二字,再兴国土,再兴宋威,不知你喜不喜欢?” 杨再兴! 小童一拍案头,起身抱拳。热肠之中,却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 只听他道: “好!我从此便唤作‘杨再兴’!定不负王小郎君所赠之意!” 且说江宁府这头,七娘已在赵府住了半月有余,也算暂且安稳。 赵明诚早往青州去过书信,只将七娘之事说与李清照,要她快些来江宁,也好见上一见。 他到底为当世大儒,七娘既在此处,免不得又恢复了从前日日念书的日子。 只是这回,她倒不像从前一般懒怠。 “浣花,”七娘唤着新丫头的名字,“我昨夜又得一篇学论,你去请陈先生来,要他做个讲解修改。” 浣花约莫十二三的年纪,生得清瘦,颇染得些文气,从前在青州时也伺候过李清照。 她正整理七娘昨夜看过的书卷,一面回头道: “昨夜不是才请过么?算来,小娘子还不曾温习。此时去请,若陈先生问起书来,可不是答不上来了么?” 七娘却不以为意: “谁说我不曾温习?方才用早饭时,我已敷衍过一回。过会子你去请时,我再默一遍,也就烂熟了!” 跟着七娘这几日,浣花也知她头脑好用,颇有灵性。可即便如此,也犯不着日日请先生讲解啊! 况且,每每去请,陈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