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3/4页)
应秋景。只是古来多有吟诵,未免太俗了些。 孙夫子负手离去,却并未上车。他虽年迈,身子却康健。 只听他向仆从道: “老夫步下山去。你们驾车跟着,我若行不动了,再乘车便是。” 仆从们一一应下,这般安排,倒也很是妥帖。 孙夫子低头,一面行,不时又抬头望一望满树的茱萸。 他面含微笑,眼角凝出皱纹来,又伸手拍了拍腰间随身带着的荷包。 那荷包瞧着有些年岁了,针脚过处,已有些泛黄。绳结倒像是新换的,许是年久,从前的已不能用了。 荷包的内口绣了“朱虞”二字,像是位娘子的姓名。每年登高,孙夫子皆会折一枝茱萸揣在荷包里,聊寄相思之情。 朱虞娘子曾有诗云:茱萸误使当红豆。 孙夫子忆起她作诗时的模样,笑意更深了些。 那时节,他亦是太学生们一般的少年心性啊! 只可惜,他的老妻朱虞,先他一步而去。能与他相濡以沫的,唯有这一方荷包与半袋茱萸。 自然,这些事,太学生们如何知晓? 他们只道,孙夫子今日出题奇怪得有些不像他。却不知,这样的孙夫子,这样的多情,才是最难得的。 陈酿抬头看了一眼,他们正坐在一颗茱萸树下。 茱萸粒粒鲜红欲滴,直将这山染成了相思的颜色。 魏林亦跟着抬头看去,忽而又一声轻叹: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愣了愣,转而又道: “不!是少两人。也不知祁莨与冯婴,如今是个什么境况?” 陈酿看了看他,又望着前方,只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