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7 (第2/4页)
底不如蔡元长。” 元长是蔡太师之字,他的书法,向来冠绝天下。皇帝近年对他颇为赏识,未必没有这个缘故。 正想着,只见二郎三步并作两步地行来。 面上虽瞧不出焦急之态,可额间两滴冷汗,倒将他的心绪暴露无遗。 算来,他一向冷面冷口,还从未在人前这般模样。 “父亲!”二郎刚一进屋,便似如鲠在喉。 谢诜却不在意地抬了抬手,面色有些难看: “把气喘匀了再说!慌慌张张,成什么样子!” 谢诜对他,少有这般严厉的训斥。 二郎自知有些失态,他缓了缓神,方道: “孙九郎,正朝近郊粥棚去。” 谢诜神情黯了黯: “是敲锣打鼓地去,还是偷偷摸摸地去?” 二郎回道: “虽不至敲锣打鼓,倒也是人尽皆知,张扬得很。” 这般人尽皆知,可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那些设了粥棚,攀比太过的官家看。 提醒着,皇帝要查了,都悠着些。 那些设粥棚的人家,不过是为了讨好皇帝,挣些脸面,却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一来,此事极费银钱,皇家还需备上好些时日。 可汴京城中的官员,竟似信手拈来,大方得很! 二来,近郊粥棚林立,多有空置,摆明了媚上成风。 有些整治,是早晚的事。 自太学生往太师府送贺礼,至皇帝颁发设粥棚的旨意。一环扣一环,不过是为了揪出以蔡太师为首的大贪之众。 可如今,孙九郎的行径,面上看着是彰显皇威,实则是与蔡太师党羽提醒。 “也好。”谢诜忽松了一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