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7 (第3/4页)
人。 邓夫人听罢,心下有些打鼓,只道: “开封府的物件,倒是有一个。是小儿留在老身这里的手令,其上有开封府印鉴。只是,小郎君的法子轻飘飘的,只怕那群歹人不会信来。” 七娘方打边鼓道: “夫人此言差矣。那些人做的是违法乱纪的买卖,自然万般谨慎,偏要这举重若轻的才好!” 这些话,自然是陈酿教她说的。 然邓容君不知。她见七娘小小年纪,却颇识人心,心中自添了几分佩服。 她遂附和道: “母亲,不如一试。纵然不成,也不过如眼下一般。” 邓夫人忽举目四顾,只叹了口气。 长日耗在此处也不是办法。况且,汴京已然落入金人之手,这方手令,除了留念,似乎也无甚用处。又不是金玉之物,人家也不至于诓骗了去! 它若真能助母女二人渡河,才是不辜负了被俘北上的邓府尹。 邓夫人此时倒有了决断。她心下一狠,遂让邓容君回内室取了开封府手令来。 四人前往柳花渡之前,又向张婆子,和那老汉家中嘱咐一番。 只说明日渡口,便会恢复从前的船价,让他们与村中众人讲,若要南下,只赶紧了。 方近渡口,只见此处杨柳青翠,排排成阵。春水悠然自在,熏风暖软闲适。这等精致,又哪似南渡之心,匆匆不可耐也? 七娘看向那排垂柳,忽而心有感慨,只自语道: “难怪唤作柳花渡,原是杨柳甚好。” 陈酿闻声一怔,转头看向她。 她说陈酿的计策是举重若轻,岂不知,这般境况,还能一解柳花意味,才是真正举重若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