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1 (第4/4页)
了盛世之象。 到成宗朝,先皇虽算不得昏庸,却也只是守成之君,除却后宫纷乱,于国事上倒也不功不过。至本朝,嘉元帝有意开启大周的彬彬盛世,首要之举就是要大刀阔斧的改制,可这其中必然就要撼动诸多人的既得利益,其面临的阻力不言而喻。 嘉元帝登基数十载,先时根基不稳,不曾有何动作,又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现下太子羽翼又丰,自然就要将变法之大动作逐渐提上日程。 桓晔接下这革新的大担子,饶是趁机在敬亲王这牡丹宴偷得浮生半日闲,可到底事关国家大事,那些个支持嘉元帝变法的朝臣逮着机会就抓着桓晔商讨,桓晔无法只得借了敬亲王的书房与他们单独议事。 “杨阁老辛苦,”桓晔抬手道,“还请稍事歇息,过后咱们再议也不迟。” 这杨阁老是成宗三十年的进士,早先在翰林院任编修,后不知怎的得罪了一方权贵被打压去西南一隅任知县,到成宗驾崩都未升迁他处。虽然把治下一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满腹才华到底不能再更广阔的空间施展。 后来也是他的运道好,起先高中进士后,引起其时还是太子的嘉元帝注意,是以他登基后就将其召回汴梁,凭着自身的努力最终在内阁占有一席之地。可内阁始终是首辅李恪谨把持,杨阁老与李恪谨政见不合,行事便多有掣肘,眼下嘉元帝有意变法,而他也早已看透制度积弊,如此这般自然双手支持,是以在这事上便格外主动。 “老臣遵旨。”眼下他一口气连说半个时辰,自然也觉得口干舌燥,听得太子喊停,他拱手同意道。 这屋子里前来议事的朝臣有四位,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