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不让寸步 (第1/4页)
“老臣正是为殿下持节之事而来。” 李恪听着温彦博的话,倒是稍觉几分惊讶。 温彦博性情敦儒,武德九年李恪为质北上,将他从颉利手中换了回来,故而于他有救命之恩,温彦博也一直记在心中,他虽算不得李恪党羽,但他和李恪的关系也绝对算得上是亲善了,甚至温彦博也还一度帮了李恪不少忙。 今日来信,劝李恪退节的大多是那些与李恪不相熟的朝臣,温彦博也这么说倒是叫李恪有些意外了。 “温相也是来劝我抗命退节的?”李恪看着身前的温彦博,皱眉问道。 温彦博回道:“老臣来此,正是为了此事。” “这是为何?”李恪与温彦博的关系不同于长孙无忌、褚亮等人,李恪听着温彦博的话,不解地问道。 温彦博回道:“殿下手持节钺,看似威隆,实则于殿下无益,殿下与其拿着平白叫人忌惮,还不如退于陛下,也可全贤王之名。” 李恪接着问道:“本王持节,可掌生杀之权,怎会无益?” 温彦博道:“扬州乃殿下封地所在,依老臣看来,殿下初往淮南当行宽仁之政。殿下若持节南下,虽手握生杀之权,却叫淮南道上下生畏,若处之不当,淮南臣民或与殿下离心,岂非得不偿失?” 如今的李恪亲王之尊,已是扬州大都督,淮南道淮南道黜陟大使,就算没有李世民所赐的节钺,整个淮南道也以他为尊,没有任何人敢轻视于他。 对于李恪而言,有了节钺,不过是多了一份生杀大权,叫人对他心中生惧罢了,就这一点而言,温彦博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况且李世民赐李恪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