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_第363章,价格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价格战 (第6/7页)

景,谁的背景有长芦盐场大?

    这都是弘治皇帝、太子的产业,再加上勋贵集团,比背景是比不过的,想要靠文人们手中的笔杆子就弄倒或者关闭长芦盐场,这根本就不可能。

    以前的弘治皇帝傻乎乎的,只听文臣的,又非常相信文臣倒是有可能靠着文臣们的一张嘴就让弘治皇帝不要与民争利,自己就关闭了这个麾下的诸多产业。

    可是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也就只能够想别的办法来弄倒这个长芦盐场。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用的办法就是让这个长芦盐场赚不到,只要赚不到银子,这长芦盐场每年要交两百万两白银给朝廷,他们就会血亏,自然而然也就会倒闭。”

    程伯安将自己的方法提了出来,核心的关键点还是围绕这长芦盐场是私人盐场,每年需要向朝廷这边缴纳两百万两白银的税银来做文章。

    他们的盐都是靠盐引直接从朝廷官办的盐场里面提出来的,这成本几乎为零,这也是他们这些盐商一个个富可敌国的原因。

    盐拿来便宜,卖出去却是非常值钱,仅仅只是过一手,他们就赚的盆满钵满,吃的脑满肥肠,只要能够插进盐这个领域,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家族也能够迅速的成为一方豪族,它太赚钱了,也太好赚钱了。

    官办盐场的开支、成本之类的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朝廷的盐场,里面的一切朝廷负责,反正只要有盐引,盐场就要给盐。

    反观长芦盐场这里就不一样了。

    长芦盐场是私人盐场,首先每年要缴纳两百万两白银的税银,其次盐场的日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