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论大明国运 (第4/6页)
一点儿碎饼渣了,现在大明还年轻,吏治相对清明,加上有前朝末期做比较,所以他们不会乱, 但,随着人性的贪婪,国君更替之中对官员的约束下降,从上到下的层层盘剥会变本加厉,当百姓的利益,不断被自上而下压缩到极限后,他们必反!” 李青点头,这些他也有所明悟,但道衍说的更透彻。 “大师高见。” “呵呵……”道衍笑笑,“说完了百姓,再说说官吧!” “自古文武不两立,可以说,自王朝建立之日起,文臣武将的矛盾就开始了; 文武之争,说白了,就是权势之争,也作利益之争。 江山是武将们打下来的,所以在建国之初,文臣大多不是武将对手,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多久。 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文臣! 当此时也,文官必和武将争权夺势,当然,武将也会反击,但随着开国功臣的逝去,他们的影响力会严重下滑; 在此期间,如果武将豁得出去,便会造成大动乱,如果没有,那么武将集团必须做出妥协。 而作为皇帝,是绝对不会让武将豁出去的,因此,历朝以来,文武之争,都是以文臣胜利而告终。” 道衍长长吁了口气,笑道:“以上种种,便是贫僧对天、地、人的诠释,永青侯以为然否?” 李青苦笑点头:“大师高见。” 道衍把所谓的大势,讲得尤为透彻,可正因为透彻,才更让人绝望。 至此,李青总算彻底明悟了师父的话:大势不可逆,需顺势而为。 …… 两人聊了许久,期间,李青请教了很多问题,道衍是一个智者,基本都能解答。 在此过程中,道衍对李青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