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_第125章 廷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廷杖 (第4/6页)



    群臣静默无言。

    有人脸上平静,心里迫切吃瓜,有人面色坦然,心中惴惴不安。

    朱棣坐直身子,看向三人,“说说吧。”

    “臣有罪!”建安知县刘德昌率先开口,声调悲怆,一脸懊悔,“臣枉为建安父母官,未能保障百姓安宁,致使贼寇盛行,望圣上治罪。”

    罪名已经查实,此刻再辩解可真就是找死了,还不如直接承认来的爽快。

    朱棣笑了,“可知大明律乎?”

    “臣不敢不知。”刘德昌硬着头皮道。

    “知道就好。”朱棣点头,“按大明律,犯了渎职之罪该当如何?”

    刘德昌艰涩道:“回圣上,渎职之罪分实政不修、擅离职守、承办逾期、办事有误……按情节轻重判罚如下:

    罚俸、仗责、改调、降职、降级、削职为民、徒刑、流刑、斩刑。”

    这人对大明律倒是熟记于心,背的分毫不差。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又问:“依你之见,你这罪如何判罚呢?”

    “臣……”刘德昌一咬牙,“先仗责,再削职为民。”

    祸闯得太大,官是铁定做不下去了,反正和贼寇同流合污也把钱赚了,只要能保住一命,下半辈子做个小财主也不错;

    这大明的官,不做也罢……刘德昌心里想着。

    他这话很有水平,仗责让皇帝消气,削职让皇帝给官员树立典型,可谓是煞费苦心。

    见状,淳安、建德两位知县,不得不打消罚俸、改调的念头,心里气得直骂娘:这大明的官你不想做,老子想做啊,老子还没赚够呢。

    朱棣笑了笑,“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