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_第130章 商贾不得穿丝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商贾不得穿丝绸 (第5/6页)

,往严重了说,他这是僭越之罪。

    李青倒也不想在这种事上上纲上线,因为他觉得老朱这规定不合理。

    百姓虽然能穿紬纱丝绢,却买不起,商贾买得起,却不能穿,实在有些……不可理喻。

    李青也曾建议过老朱,不必过于严苛的规定子民服饰穿搭,但被固执的老朱否了。

    不过,老朱也不是诚心拿人开涮,之所以有如此规定,是因为老朱出生在元末乱世。

    当时穷苦的百姓饭都吃不上,而有钱的富绅、地主,却是个个衣着华贵,穿金带玉,甚至和公侯勋卿没有区别。

    老朱认为,富人穷奢极欲,穷人连饭都吃不上,会造成国家不稳定。

    而且,他觉得富人如此奢侈,几乎和王侯无异,没有上下尊卑也不行,元朝灭亡,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于是,老朱对百姓的服饰做了极致入微的规定。

    比如:以衣服的颜色、布料,来区分士农工商;百姓不得用金、玉、珍珠……做饰品,只能用银。

    老朱这么做,是为了划分阶级,以此巩固皇权。

    老实说,这一招很有效果,但也等同于开了历史倒车。

    自秦二世而亡,奴隶制彻底破灭后,封建王朝开始兴起,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风气整体是朝着开放发展的,尤其是到了大唐。

    风气之开放,不弱于后世太多。

    一直到宋朝,还一直保持着这种开放,到了元朝开始开倒车,大明在元朝的基础上,又往回开了一把。

    清朝……则更严重,不禁彻底奴役了百姓,还来了个闭关锁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