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8 (第1/4页)
不仁不德就不行。 虽然皇帝也很奇怪为何今天张家那帮子人一点反击的意思都没有,但作为皇帝,自然是不会眼见着朝会失控的。 他给了前排的李茂一个眼色。 李茂正在欣慰与晋国公听进去了他的话,突然看到了皇帝的小动作,立刻全身抖擞,往前踏了一步,开始进谏。 李茂之前早已接到了皇帝的指示,在家中和陈轶、吴玉舟两位幕僚长拟了奏言,此时胸中已有腹稿,说起谏言来自然是有理有据,又合情合理。 李茂站出来,剩下观望的勋贵派就如同得到了指示,立刻也纷纷拥护大皇子。 反正几位皇子都是世家大族之后,选谁对勋贵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李国公说大皇子好,那一定是领会了圣上的某种意思,他们自然是跟着首领走。 楚睿已经通过这次大朝看清了各方势力的站队,遂也不在啰嗦,就在这大朝上定下了太子为大皇子楚承宣继承。 由于东宫有一套自己的属官人马,楚睿便只封了晋国公张诺为太子太师,信国公李茂为太子太傅,神策将军秦锋为太子太保,其他属官须得百官多次商讨后再定。 东宫属官就是未来朝廷的预备役,乃是重中之重,不可随便乱定。 既然太子已定,按规矩,二皇子和其他几个皇子十六岁后就要离开东宫,一旦封了爵位就去封地。按照大楚不待见藩王的惯例,即使是亲子,怕是一开始也封不到亲王,只能做个郡王,被封到什么穷乡僻壤去。 楚承宣从今日起就要搬出上阳殿,住进东宫的主殿“明德殿”,成为东宫之主。 项城王楚濂和陆家这两家是大皇子的后患,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