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十六) (第1/16页)

    卷二:发现了《周易》符号

    卷上:发现了《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之前的用途及产生源头和发明组合方法

    (兼论考古上发现的属原创《周易》一书继承所用的“六十四画符号”(即原创《周易》一书所用那套排序符号),而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数字卦”的错误说法)

    第三章:《周易》一书所用那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初始发明产生的组合方法

    在说明《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初始发明产生组合方法之前,我们再回顾一下那套“六联体”符号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生的刻写变化,下面列表对比。

    《六十四画符号刻写演变对比表》

    序号、符号组合写法、出现的器物时代、材料来源

    1、++∧+∧∧甲骨商代晚期《楚竹书周易研究》

    2、∧∧+∧∧八磨石""

    3、∧∧+∧八八陶范""

    4、+八∧∧∧∧

    八+∧∧∧∧青铜器西周早期“中方鼎”

    5、---八八-陶器西周后期“西周陶簋”

    6、----八-竹简战国中期“楚地竹简”

    7、八--八-八竹简秦朝秦简《归藏》

    8、─┘└帛锦西汉初期帛书《周易》

    9、─╯╰竹简西汉初期阜阳汉简“周易”

    10、─--石碑东汉时期汉石经《周易》

    11、─--纸质当今通行本《周易》

    (说明:①因版面问题对比表出现错位。②上边的“六联体”符号组合排列,古今皆是上下排列组合。这里本身不是按出土材料上的“六联体”符号刻写形状描摹而成,自然是有一定的出入,但大致是有两种不同的符号组合成的“六联体”。上表里的8、9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