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 (第4/4页)
表情,“走吧,先吃饭。” 一行四人吵吵嚷嚷地出门,在附近寻了家火锅店。 事儿先生秉承沉默是金的硬道理,安安静静地陪在二位长辈身旁。 大树爷爷有日子没见到我,捏着我的脸颊嘘寒问暖。 我心里一阵儿一阵儿地热乎。 单论交情,事儿先生和大树爷爷之间,恐怕不如我这个外人来得亲密。 听长辈们说,大树爷爷和我的亲爷爷打小就是一个村儿里出来的,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他们一起进城,一起当工人,成家后互相帮衬,那个年代的日子过得苦,两家的子女们抱团取暖,东家混口干的,西家蹭口湿的,革命友谊代代传。 两家人至今仍然生活在B城,除了事儿先生的爹。 改革开放初期,大树爷爷的长子南下寻求发展机会,结识了一位贤良淑德的江南女子,生下事儿先生。夫妻两个白手起家,不辞辛劳,硬是将一间小小的制衣作坊,发展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服装品牌。没想到天不遂人愿,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事儿先生的mama却累垮了,病情发展得异常凶猛,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 大树爷爷的儿子历经丧妻之痛,为避免睹物思人,将服装公司转手,带着事儿先生办了移民,一走就是十几年。 小树叔叔提起他这个侄子,总是赞不绝口。据称这位事儿先生属于南北结合的产物,自幼智商出众,年纪只比我大四岁,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事儿先生已经读高三了,连蹦带跳,整整高我七级。 事儿先生生在南方长在美国,回乡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是以兜兜转转数年,今天竟是我第一次见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