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银行归属问题 (第1/4页)
为了工人新村项目单独的成立一家银行,谢廖沙算是充分地明白了这个项目在高层心中的地位。离开雷日科夫那里的时候,谢廖沙已经为这家还停留在纸面上的银行争取到了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一部分的外汇处置权。不过这些权利和国内的四大银行比起来还是略有区别的,那就是这些业务必须用于莫斯科工人新村项目的建设。 尽管这样,这依然具有开创意义。不过谢廖沙看重的则是银行在资金流动方面的便利性。虽然在雷日科夫的办公室里,谢廖沙声称自己一没人才,二没经验,不过这只是谢廖沙的一句托词。其实仔细的想一想,这些年来,高尔基互助会一直都在以慈善的名义做着银行的业务。他吸收高尔基和乌兹别克地区共青团员们的捐款,然后将这些钱借给那些在互助会市场里做买卖的小商人们,以及一些真正的生活遇到苦难的会员们。这一系列的运作帮助谢廖沙在洗钱以及帮助客户们转移资产的同时,还能够在互助会的账面上保持着一定的利润。 互助会成立到现在,逐渐也摸索出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实在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经营商业银行能力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一直以来,谢廖沙都是采用了在后世曾经一度盛行的小额贷款制度作为自己的经营策略。 其实这套制度谢廖沙也仅仅只是知道个大概,只知道这一套东西诞生于贫穷的孟加拉国的一位经济学教授之手,后来被证明行之有效之后逐渐的被联合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