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千里_分卷阅读1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2/4页)

窗,稻穗往南边搭,大雪过屋顶,老身有幸经历过一次,确实如此。”

    当天夜里两人在驿站过夜,刘湛还在反复斟酌这句谚语,显得心不在焉。

    宋凤林替他盛了汤。“若是担心可以提前预警,让百姓早做准备。”

    刘湛喝着汤。“不仅要预警,还得让地方官吏排查百姓的家庭情况,有孤寡之家屋子年老失修,或者条件特别困难的贫困户都要予以帮助。”

    刘湛说完却见宋凤林一瞬也不瞬的看着他,漂亮的丹凤眼里有着惊讶。

    “这不是应该的吗?”刘湛奇怪反问,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用了上辈子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件事。

    在二十一世纪那个强大国度里,孤寡之家等贫困户都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因此刘湛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

    但这是在古代,而且是一个人分三六九等极其封建严苛的朝代,百姓贱民命比纸薄,天灾面前活得下去是上天眷顾,活不过去是命!

    刘湛常道,我命由我不由天。

    宋凤林一开始觉得此人眼高于顶恃才傲物才有此诳语,直到共同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宋凤林才逐渐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不是诳语而是信念。

    这是刘湛的信念。

    次日,亲卫手持宋凤林的亲笔信奔赴岑州各县,刘湛下了一条军令,今年寒冬若各县百姓有冻死饿死超出常数将县令革职查办。

    此令一出,各县县令立即组织浊吏排查县中困难户。

    有贫困户房子无力维修的,县兵营派士兵来帮忙修好,有浊吏挨家挨户的检查粮食柴火是否囤够,粮食不够的县里给借,打了欠条来年交税时返还。

    一时秋收和备冬双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