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九章:书生亦需金戈铁马 (第1/7页)
吕文焕瞪大眼睛瞅着手里募兵法的初稿,心里的震憾无以伦比。 萧诚把他找来,与他商议对于兵制的改革,本来他还有不少的想法,准备与首辅好生地讨论讨论,但现在,他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虽然首辅从来没有直接带过兵,但他在军事上的造诣,绝对是没得说的。 也许针对某一场战役的战术和临场变化,首辅会眼高手低,但对于大战略的规划和运筹维幄之上,吕文焕对萧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不管是当初征服大理,还是刚刚结束的在徐州、南阳等地的战役,无不彰显了萧诚对于战争整体走向的把控。 怎么打,是将军们的事情! 打哪里,是朝廷庙堂的事情。 说句实话,吕文焕是特别喜欢这样的结构与权责分配的。 大宋以往在军事上的羸弱,问题基本上就出现在这个上面。 朝堂上一帮人,读过几本兵书,一个个的便以孙武再世自居,说起战阵战法,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殊不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在他们心中规划得毫无破绽的所谓战法,到了战场之上当真是漏洞百出。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那些书生文官们干得出来的,大宋的某位官家,还曾远隔千里,给前线将士们送去阵图,要将军们依此而战。 你说这让领兵的将军们怎么搞? 死搬硬套,是个死。 不理会官家的阵图,也是一个死。 左右都是死,那还不如依着官家的命令去搞一搞,万一老天爷保佑赢了呢? 就算是输了,官家也不好意思抄自己的家,灭自己的族吧! 十几年前,河北边军强悍,那是因为出了一个荆王赵哲。 赵哲本身深谙军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