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915章 帝国主义的软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5章 帝国主义的软肋 (第1/5页)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还是你有办法,布尔什维克党现在正需要你这样的同志。”

    政z局会议已经结束了,从印度回来,皮都晒得有点“不欧洲”了的赫鲁晓夫并没有离开克里姆林宫,而是被慈父领袖唤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斯大林还想了解一下印度战场的情况。现在卫国战争遭遇了重大挫折,大半个列宁格勒已经变成彼得格勒了,剩下的小半个估计也扛不了太久了。

    而俄罗斯帝国,现在算是真的回归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联已经没有了在短期内结束战争的可能性了。所以必须做长期持久的准备!

    而要打持久战,就不能只把目光瞄准西线战场。因为西线的作战无非就是拼消耗。而双方的现在交换比对苏联太不利了,德国一边的本钱又太多,拼消耗拼到最后肯定是苏联垮掉。

    所以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巴甫洛夫和从加里宁市回来的总参谋长朱可夫都建议最高统帅部重视印度战场。因为印度战场看上去是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的一个软肋,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软肋。

    印度好像不重要吧?

    那是后世除印度人民以外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看法,并不是20世纪40年代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看法。

    因为苏联的世界观里面有一大堆剥削、压迫、廉价原料、工业品倾销的字眼儿。而看上去苦哈哈的印度阿三更是被剥削、被压迫的亚非拉人民的代表,印度这个大市场更是欧洲共同体的廉价原料采集地和工业品的倾销地。

    现在欧洲共同体的2亿多劳动人民想要生活的体面一点,就必须要狠狠剥削3.8亿印度阿三。

    如果3.8亿印度阿三在苏联的帮助下起来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