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85节 (第2/6页)
稍稍点头。 因为这些都统计好的数据,非常精简,几个老头仔细看了看,然后面面相觑。 好像好像有些道理。 富弼就道:“这其实跟钱荒是一个道理,钱荒必然会使得商业萧条,如果在钱荒之时,发放钱币,商业自然会想好,所得财富,绝不只是发出去这些钱币。再根据新税法,朝廷得到的税收,也肯定会增加不少。” 冯京点点头道:“是呀!这新税法也是不可忽略的,正是因为之前不是那么收税,故此在治理钱荒时,也难以体现出能够为国家增加多少财政。” 富弼见司马光还在仔细研究,沉吟少许,突然向薛向问道:“三司使方才说,只要发行合适数量的钱币,所得收益,将会成倍增加,不知三司使是如何断定这‘合适数量’?” 薛向道:“因为此政策目的,到底是为求赈灾,而根据我的观察,此番旱情,受影响到最大的就那些缴纳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税的普通农夫,而在旱情之下,也主要是这部分人,完全失去了购买货物的能力。 因此,我的计划是,根据这些人税收,再乘以二十,也就是根据他们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来发放相等的税币,这样不但让他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又能够支持商业继续繁荣。 当然,缴纳百分之八,可百分之十税收的百姓,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但是交百分之五这部分百姓,每年也并不会拿出所有的收入,去购买货物,但朝廷一旦发税币,他们必须将税币全部换成生活所需,这就能够弥补其他人的购买货物的能力。 但要分三次发,毕竟目前还不知道灾情会延续多久,如果等到缓解,后续将会得到削减。” 富弼再次感到懵逼。 还能这么计算吗? 以前未有过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