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炼神诀_第449章 文宗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文宗论道 (第3/4页)

坐,横几上沉香袅袅,茶韵怡人。

    文轩朗声道:“儒家中庸之道,并非是妥协之道,更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极高的修行境界。”

    叶长生点点头,他看过《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与和加起来,便是中庸。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情绪还没释放出来的时候,内心处在虚静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入外物。

    而当人心因为外物所感,便会生出各种情绪,情绪便由内向外而发出。

    倘若人心所释放的情绪,都合乎自然之道,自然之理,这边是“和”。

    能够达到中与和,也就是中庸,这当然是极深的境界,又岂是一般的俗人能够达到的?

    可到底这个境界有多深,长生却是不知道了。

    文轩悠然看向叶长生,问道:“长生可参读过道家的经典,《南华真经》?”

    长生谦逊道:“参读不敢,不过对于南华真人之微言大义,倒是有些许的体会。”

    文轩再次问道:“南华真人曾言,执道枢立于环中,以应无穷,你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叶长生点点头:“所谓道枢,便是道的中心。结合上下文,这句话大概是说,执定是与非之间的本心,就像是站在一个圆环的中心,可以应付任何变化。”

    长生说罢,生出明悟,惊讶道:“道枢,便是中庸?”

    文轩微笑不语,继续发问:“佛门有言,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你可知道作何解?”

    叶长生想了一下,谨慎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