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6节 (第1/7页)
刘备陵墓在刘备称帝时修建,虽称帝有五、六年之久,但陵墓常因战事修修停停,正儿八经修缮的时间才一两年。 故而刘备陵墓多有寒碜,加之刘备仿照汉文帝方式下葬,则就愈发寒酸。但按汉时丧葬观念‘死时如生’,真不能那么寒酸。 考虑到后世盗墓贼问题,霍峻与诸葛亮、张昭商议,少放金银钱财,多用兵马土佣、大鼎金钟陪葬。且为了让后世人了解南汉,霍峻特意让人在陵墓中放了大量竹简书籍。 三天的丧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日丧事结束之后,刘备棺椁在群臣礼送下,以车载出城,五千甲士开道。途中,武汉士女为刘备送行,挂白哀哭,声势格外浩大。 因武汉潮湿低洼,为避免水淹,刘备陵墓依山而建,送葬人群走了三、四十里路才到目的地。 下葬之时,道士诵经,巫师做法,此事由张鲁负责。礼毕之后,电闪雷鸣,天降大雨,似乎为刘备而悼念。 刘备虽是下葬,但不代表刘备身后事结束。 四月一日,刘禅第一次召集众臣议事,封赏众臣,及为刘备商定谥号、庙号。 是日,刘禅身着纁裳,头戴冕冠,望着堂下众人,乖静坐在榻上。 摘去麻裳的霍峻、诸葛亮、张飞等人跪在殿上,聚精会神听着由王粲撰写,马良诵读的诏书。 不出意外,霍峻从骠骑大将军,迁至大司马,录尚书事,持节钺,徐州牧。步练师因梓乡为淮阴,被封为淮阴君。 诸葛亮故领丞相,录尚书事,江州牧,假节,封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